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雨中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完结版杨广杨安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完结版杨广杨安

乱了方寸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吾说的是国子监祭酒孔齐。”“他是孔圣后人,爹跟他认识。”“到时我们书局与他合作,万一有事就让他站在前面,看看那些世家大族能如何?”杨广笑眯眯说着。可萧皇后那些人却神色古怪的不行。这也就他们不敢说皇帝不是。不然一准得说句陛下您可真阴啊。用孔圣后人挡世家大族,你怕不是要把他们给气疯?杨安也怔了怔,心里很想说一句爹你可真是个老阴比啊,但最终还是哦了声道:“孩儿还以为爹你认识皇帝呢?”“你要是认识皇帝那就好了,孩儿给他一个能名垂千古的法子,你跟他要个国公当当,到时咱造反也可一呼百应啊。”杨安这是想到了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后世对隋炀帝诟病最多的,其实就是他修建东都洛阳和大运河所花费的民力。除了这,其他的其实也没啥好诟病的。甚至在杨安看来,隋...

主角:杨广杨安   更新:2025-02-20 09: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完结版杨广杨安》,由网络作家“乱了方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吾说的是国子监祭酒孔齐。”“他是孔圣后人,爹跟他认识。”“到时我们书局与他合作,万一有事就让他站在前面,看看那些世家大族能如何?”杨广笑眯眯说着。可萧皇后那些人却神色古怪的不行。这也就他们不敢说皇帝不是。不然一准得说句陛下您可真阴啊。用孔圣后人挡世家大族,你怕不是要把他们给气疯?杨安也怔了怔,心里很想说一句爹你可真是个老阴比啊,但最终还是哦了声道:“孩儿还以为爹你认识皇帝呢?”“你要是认识皇帝那就好了,孩儿给他一个能名垂千古的法子,你跟他要个国公当当,到时咱造反也可一呼百应啊。”杨安这是想到了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后世对隋炀帝诟病最多的,其实就是他修建东都洛阳和大运河所花费的民力。除了这,其他的其实也没啥好诟病的。甚至在杨安看来,隋...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完结版杨广杨安》精彩片段


“吾说的是国子监祭酒孔齐。”

“他是孔圣后人,爹跟他认识。”

“到时我们书局与他合作,万一有事就让他站在前面,看看那些世家大族能如何?”

杨广笑眯眯说着。

可萧皇后那些人却神色古怪的不行。

这也就他们不敢说皇帝不是。

不然一准得说句陛下您可真阴啊。

用孔圣后人挡世家大族,你怕不是要把他们给气疯?

杨安也怔了怔,心里很想说一句爹你可真是个老阴比啊,但最终还是哦了声道:“孩儿还以为爹你认识皇帝呢?”

“你要是认识皇帝那就好了,孩儿给他一个能名垂千古的法子,你跟他要个国公当当,到时咱造反也可一呼百应啊。”

杨安这是想到了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

后世对隋炀帝诟病最多的,其实就是他修建东都洛阳和大运河所花费的民力。

除了这,其他的其实也没啥好诟病的。

甚至在杨安看来,隋炀帝要是没有这个污点,就算是做了亡国之君,那也是千古一帝。

毕竟人家弄出来的东西太多了。

别的不说,就那京杭大运河,用了多少年了?

光这一点,就秒杀不知多少皇帝了。

就更不要说,还有诸如科举,打通丝绸之路那些。

所以杨安的意思是,要是自己老爹真认识隋炀帝,自己给他出个主意,换个国公回来,以后造反也好使点啊。

怎么说这也是一个看家世背景的年代。

但杨广却一惊道:“名垂千古的法子?何法子啊?”

“吾儿快点说说。”

杨广这会是真想知道自己儿子这是什么法子了?

“对啊安儿,这名垂千古还有法子?”

萧皇后她们也好奇。

只有那个农事司主事薛忠,这会傻愣愣的。

看看皇帝,再看看皇后,心里一个劲的琢磨着造反。

他刚才听到了造反啊?

造反啊。

难道你们都没听见?

不过很显然像他这种小角色,根本就不会有人搭理。

就连杨安都没搭理他,只是看了杨广一眼道:“你又不是皇帝,问这有啥用?”

“呵呵,你爹我现在虽然不是皇帝,但说不定以后就是呢?”

“问问怎么了?”

“反正这会也没事,你那纸不是还没干么?”

杨广呵呵一笑。

“嗯,这倒也是。”

杨安颔首,随后才笑着道:“那我就说说。”

“其实啊,咱们这位皇帝陛下,他做的很多事还是不错的。”

“科举制,给了天下寒门学子做官的机会。”

“疏通邗沟三渠,让南北联系加强。”

“修建东都洛阳,也是一大壮举。”

“就是征调的民力有点多。”

“这个不太好。”

杨安一点一点说着,杨广也叹息一声道:“陛下肯定也知道这不好,但是他也有他的考虑啊。”

杨广确实有他的考虑。

修建东都洛阳,是为了削弱山东世家集团。

至于疏通运河,也是为了震慑江南那些士族。

可这世上没有两全法啊。

你想为百姓解决世家集团,还不想让百姓有所损伤,这不可能啊。

尤其是那些百姓里,还有不少是世家大族的仆役,这就更难了。

所以这会杨广其实也很无奈。

“嗯,陛下有他的考虑这是肯定的。”

杨安也嗯了声,然后才继续道:“不过这件事,其实还是有补救之法的。”

“补救之法?”

“如何补救?”

杨广一愣。

其他人也看向杨安。

这百姓都有死伤了,还怎么补救?

“给钱啊。”

“统计当时死伤的百姓,给予一定的死伤补助。”

“甚至别说那些死伤了的,没事的也给补发点工钱不就完了吗?”


红绫被翻波滚浪,花娇难禁蝶蜂狂。

顾不得鬓乱钗横,语不出厮磨婉转。

此时羞,此时扬,此时鱼儿为君昂。

一阵风,一阵雨,一阵风雨伴鸳鸯。

明月高悬,偌大的甘露殿被烛火映照的有些醉人,一件件衣裳被散乱的丢在地上,几名本想进来伺候陛下和皇后房事的宫女,这会也早就带上了殿门,羞红着脸躲在了外面。

而杨广则如回到了征战天下时一样策马奔腾,皇后萧氏也好似忆起了洞房花烛般醉眼朦胧。

直到半个时辰后,一番云雨初歇,皇后萧氏才拒绝了宫女进来服侍,一边亲自为杨广清理身子,一边面色潮红的问:“陛下今日是怎的了?怎的好似变了个人一样?”

萧氏自从十四岁嫁给杨广,到如今已经三十年了。

虽说这三十年,两人也时常琴瑟和鸣,行那周公之礼,人伦大事。

但如同今日这般,她能清楚感觉到杨广内心的渴望,却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

故此这会,她也好奇。

“哈哈哈,朕这不是高兴嘛?高兴皇后为朕生了一麒麟儿。”

杨广大笑一声,右手不自觉的又抚在了皇后萧氏那柔滑的背上。

萧氏也不介意,只是微微一愣,问:“麒麟儿?陛下说的可是安儿?”

“安儿如今怎样了?自从先帝还在世时跟陛下去过几次庄子,这些年陛下日理万机,臣妾也多年没去了,或许安儿早已经不记得臣妾这个娘了。”

说到这的皇后神色有些悲伤,谁能想到贵为一国之母的她,居然也要忍受骨肉分离之痛?

不过她却也没办法,最是无情帝王家。

杨安没有过往记忆,这样的情况下,对他最好的保护其实就是归于平凡,远离宫廷纷扰。

“不会的,皇后乃是安儿生母,安儿又怎会忘记自己生母呢?”

“而且咱家安儿如今可是很聪明的,他不但明察秋毫的识破了宇文述那些人的不臣之心,还……”

杨广也宽慰着把杨安最近的情况都给萧氏说了下,说完后又苦笑道:“就是不知这混小子到底哪来的那么大造反热情?整天想着带朕这个皇帝造反,简直该打。”

“陛下可别,安儿年幼,且没有记忆,还请陛下多多包容。”

皇后萧氏赶紧制止,虽然她也觉得儿子的行为有些荒诞,可只要儿子平安开心就好。

至于那造反不造反的,她相信陛下会处理好。

“呵呵,瞧把皇后急的,朕若是不包容,哪能由着他胡来?”

杨广笑笑,示意皇后萧氏坐在他怀里,然后伸手摸着那粉色肚兜里的饱满,道:“不过安儿虽有胡来,最近却也着实给朕帮了大忙。”

这话说完,杨广才好似想起了什么一样问:“对了,今日安儿在跟朕提起李靖时,还询问了一名应是关陇长孙家,唤作长孙无垢的女子,皇后可知安儿这是何意?”

杨广很快就把杨安说起长孙无垢时的具体细节给萧氏描述了下,说完又继续道:“朕和观王都觉得,安儿提起这女子,应该是有自己的用意的。”

“可就是想不明白呀。”

杨广这也就和皇后聊聊家常,毕竟事情牵扯到他们的儿子杨安。

“长孙无垢?”

皇后萧氏愣了下,随即又神色古怪的看着杨广,道:“陛下您可真是枉为人父啊。”

“枉为人父?皇后何意?朕如何就枉为人父了?”

杨广一怔。

自己可一直都很称职好吧?这怎么还冤枉好人呢?

但皇后却白了杨广一眼,幽怨道:“还何意?”

“臣妾请问陛下,安儿如今多大了?”

皇后感觉自己是明白杨安的意思了。

一个少年,且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忽然询问一女子?

这还能甚意思啊?

孩子长大了呗。

只不过孩子腼腆,不好意思直接说。

可自己的夫君,大隋的皇帝陛下居然也没明白?

这就让她心里略微有些不高兴。

“多大?十四了啊,按照宫中规矩,后年就该……”

杨广回道,正准备说按照宫中规矩,后年就该行冠礼了,却忽然眼睛瞪的老大的一拍脑门,道:“哎呀呀呀,朕还真是糊涂啊。”

“朕只想着这小子是否有甚深意,却忘记了他也快成年了。”

“他这是想女人了啊。”

明白了,杨广感觉自己彻底明白了。

儿子这是,想女人了啊。

毕竟他自己,十五岁的时候,皇后萧氏可是都已经给他生下已故的元德太子了。

这自己儿子十四岁,想女人很正常吧?

“呸,陛下怎的如此粗俗?”

皇后萧氏啐了一口有些不好意思。

杨广却一笑道:“皇后此言差矣,所谓食色性也,想女人天经地义啊。”

“只是这小子,想女人就想女人,直接说就是了,何故说的这么云里雾里的?”

杨广有些恼怒自己儿子的做法。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杨安其实就是不清楚古人到底多大行冠礼,要是知道自己十六岁行冠礼的话,估计早就直接说了。

“孩子面皮薄,难道陛下不明白吗?”

皇后萧氏嗔怪的看了杨广一眼,然后皱眉道:“只是安儿这看上了关陇世家的女子,这可如何是好?”

若是以往不知关陇那些家族有二心的时候,她可能还不会觉得有甚。

毕竟她们大隋杨氏也是出自关陇。

可现在,都已经从陛下口中知道了那些家族有二心了,这要是再让杨安娶关陇那些家族的女子,就不太合适了。

谁让杨安是大隋皇位继承人的事,他们其实早就心照不宣了呢?

“呵呵,无妨。”

但杨广却淡淡一笑,继续道:“若是放任关陇壮大,安儿自然不能娶关陇那些家族的女子为妻,我大隋也不能有关陇女子为后,否则关陇势力可能无法遏制。”

“但,朕若是把关陇那些家族给灭了,只留下他长孙家一家,他们也只能在我大隋安分守己。”

“况且,那些关陇家族不是一直都在算计朕吗?”

“正好,朕也需一把刀,来帮朕屠了他们。”

杨广笑的有些奸诈。

看的皇后萧氏都一愣,疑惑问:“陛下想要如何做?”


李渊都要让自家这二郎给惊到了。

一般人十三四岁,能遇事不慌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自己这儿子,居然不但能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还能有对策?而且还是上中下三策?

这就让他对他儿子的三策非常好奇了。

“孩儿的上策是,父亲大人可遣人给山东的起义军,诸如王薄等人送些粮草器械,让他们迅速壮大。”

“只要他们壮大,那陛下就须派遣能征善战者镇压。”

“可现如今朝廷,能征善战之人,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在为陛下准备东征事宜。”

“若是如此,朝中可派之人,也就只有麦铁杖和鱼俱罗了,而且十有八九,陛下会派麦铁杖前往,至于理由嘛,儿方才已经说过。”

李世民也点头,笑吟吟的说了起来,这些说完,他才继续道:“可若麦铁杖前往山东镇压起义军,他极有可能就赶不上陛下的东征战事了。”

“如此,东征行军大总管就只能在父亲和鱼俱罗中选。”

“父亲这,陛下定然不会选,而要是这样的话,就只能是鱼俱罗。”

“可,只要陛下选择鱼俱罗,我们便可利用其弟之死,拉拢他为我们所用。”

“据孩儿所知,鱼俱罗和其弟鱼赞,关系很好。”

李世民意味深长看着父亲李渊,看的李渊也惊喜连连,抚须大笑:“善,二郎所言,正合为父心意。”

“那中策呢?吾儿中策为何?”

李渊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决策,甚至也打算按李世民所说的上策来做。

因为这上策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毕竟他们现在破坏东征,为的就是让山东和江南这两个被皇帝抽调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世家集团,在东征失败后对杨广彻底愤怒,引动天下大乱。

而若是在这之前,能利用那些不成气候的起义军,让这天下提前乱点,那就更好了。

乱中才能取胜嘛。

当然,他即便有这想法,却也是想听听自己儿子的其他两策的。

一来,这是考校儿子的机会,至于第二,也正好可以给他的长子李建成点压力了。

谁让压力才是成长的动力呢?

“至于中策嘛?这中策就是我们直接拉拢麦铁杖,让他为我们所用。”

“不过这策略有风险,麦铁杖那家伙可是个驴脾气,万一他恼怒,把这事告知陛下,咱可就麻烦了。”

李世民也这才继续说。

“嗯,我等所谋之事,首要一条就是稳妥,说说你的下策吧。”

李渊嗯了声,随后才道。

自己儿子这中策,很显然是不可取的。

江山哪有性命重要?

固然他们渴望夺取江山,但若是江山需要用他们自己的命来换,那就不值得了。

“是,父亲。”

李世民颔首,然后才又继续:“孩儿的下策就是,父亲向陛下立军令状,自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这样一来,有军令状在手,陛下或许会给父亲这职位。”

“只是如此,父亲就必须趁东征时,把咱们这位陛下给......”

李世民做了个手抹脖子的动作,看的李渊也连连摇头:“不可不可,二郎你这还真是个下策啊。”

“于东征中想杀陛下简单,这只需和高句丽王商量好就能做到,但杀了他后,这弑君的罪名也就落在咱身上了,不但弑君,咱还成了辽东战事失败的罪魁祸首,天下百姓都会以为是咱杀了陛下才导致的战事失败,那时候,咱想取天下就难了啊。”

相比自己十三岁的儿子,李渊此时看问题还是很长远的。

李世民也笑着道:“孩儿也正是考虑到此,才把第三条归于下策。”

“那父亲,我等是打算用那上策了?”

随后他又对李渊问。

“嗯,就用你那上策吧,这事你和你大哥一起办,但必须做到无人知晓,明白吗?”

李渊嗯了声。

“孩儿晓得。”

李世民应声,这才和李建成说了几句,就一起离开了。

而李渊,则是依旧站在厅堂眉头紧皱,直到一会,他才呢喃:“奇怪了,皇帝对宇文述的宠信一直都是人所共知的,这怎么忽然就查他了呢?”

说到这里的李渊也有些不解。

毕竟他们之前选择宇文述,就是因为那家伙除了本身就是关陇一员,还藏的够深。

可现在,他藏的这么深居然都被皇帝给翻出来了?

这就让人不由怀疑,皇帝身边,是否有某位不知名的能人相助?

一念至此,李渊就对府里的下人道:“来人,派人传信给洛阳那边,让他们找人打听下宫中近况,尤其是陛下身边可曾有陌生人出现?”

这偌大的唐国公府,早已被李渊经营的如水桶一般了,故此他倒也不担心府中的下人有问题。

而他府里的下人,也很快就道:“是,国公爷。”

这话说完,那些人就去办了,李渊这才背着手去了府中的内宅,这前阵子新纳的一房小妾,让他一得空就想往被窝里钻,这也很愁人呐。

而时间也这样很快就又是二十来天,已经到了大业七年四月末,距离五月初的小朝会也只差三天了。

在这二十来天里,杨安一直都在自己的庄子里忙训练新卒和建造他所谓新卒宿舍的事,至于打造兵器,早已经在几天前完工了。

不但完工,杨安为了能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所用的横刀超过这个时代的横刀,还专门让人在庄子里起了一座炉窑,采用北宋年间才会出现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对兵器进行了加强。

众所周知,灌钢法虽然出现于南北朝,在隋唐时也被用在了兵器铸造上,但因为隋唐时的灌钢法采用的还是低炉低温烧炼,故此锻造出来的钢铁杂质还是有不少的。

这也是隋唐时的横刀锻造技术,虽然领先于这个时代其他地方,但和北宋年间被广泛用于军事上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原因。

而他的这一技术革新,也就导致了杨安给士兵们所打造的横刀,个个都是削铁如泥的宝刀。

不过杨安对此其实也并不满意,他想搞的是火药和明朝的红衣大炮。

但火药这东西,现在这年代,药王孙思邈还没把火药的提炼方法整理出来,杨安也只能自己摸索。

而就在他摸索这的时候,洛阳皇宫里的杨广,却看着一份从山东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面色阴沉,声若寒霜道:“呵,这又是谁在找死?”

“来人,传沈光......”


“而且之所以收购羊毛不收羊,是因为羊收购了,就相当于他们草原的羊减少了,对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没压力。”

“可收购羊毛就不同了,羊没了毛还能继续长,他们也会继续养羊。”

“如此时间长了,他们的水草就不够了。”

“到时候,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种族,要么灭绝,要么接受我中原文化,开始农耕......”

杨安说的正起劲,杨广却好奇道:“这制作毛线的手工纺锤是何物?”

杨安说的那些其他的,杨广都能听懂。

就是这手工纺锤,他不明白。

“就是啊郎君?”

李靖他们也疑惑。

“啊,这个,要不我给你们做一个?就做一个简单的,就是不知道天黑前能不能做成?”

杨安挠挠头,他虽然知道那简易的手工纺锤怎么做,可这也快天黑了啊。

他的这便宜老爹,可是基本不在庄子过夜的。

“哈哈,原来是这啊?”

“那爹和你伯父晚上住在这不就可以了吗?”

“正好爹也想吃你上次做的红烧肉了。”

杨广哈哈一笑说道。

其实如果不是为了搞清楚这个制作毛线的手工纺锤,他还真不会住在这儿。

皇宫里一堆事呢?

但现在嘛,必须住。

这可是关系着能不能把突厥给轻而易举灭了的。

“对对,伯父也想吃了。”

观王杨雄也跟着道。

“那,那行吧,那就回我那院子做一个。”

“话说这几个庄子不在一块,也挺费事的。”

杨安点头,随后才对刚刚种完棉花的杨六五道:“杨六五,你明天找点人,把这六个庄子都给圈起来,明白了吗?”

杨安这是为了自己方便。

杨广也颔首道:“对,圈起来,这样也更容易保护吾儿安全。”

“是,郎君,老爷。”

杨六五应声,几人这才回了杨安小院所在的庄子。

回到那,他们一边看着杨安制作手工纺锤,一边等着庄子里的下人给整治红烧肉,倒是也惬意。

只是他们惬意时,上午才从朝会上接了把猪肉去腥之法传至天下的农事司主事薛忠,这会却已经带着两个农事司的属官,一起到了洛阳城中一家纸坊。

刚进纸坊,薛忠就对里面的伙计问:“你们这里的宣纸,多少钱一刀?”

“呵呵,好教客官知道,本店宣纸,现在一百贯一刀。”

那伙计是个二十来岁,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的小伙,听到薛忠这么问,也立刻笑道。

“多少?”

但薛忠却瞬间眼睛都瞪大了起来,直到一会才义愤填膺道:“你们抢钱吗?这平日里也就半贯钱一刀的宣纸,你们卖一百贯?”

薛忠身为农事司主事,又是读书人,对宣纸的价格肯定也是知道的。

但现在这,足足翻了二百倍?

这让他如何能不气?

“就是啊,你们这也太贵了吧?”

他带来的两个属官也跟着开口。

“呵呵,三位客官,我们这也是没办法。”

“最近很多人都在买宣纸,这要的多了,价格肯定就涨啊。”

那伙计咧嘴笑笑,主打一个我们就这价。

“走,去别家纸坊看看。”

薛忠也眉头一皱,这才带两个属官离开了。

然而,一个时辰后。

当他们跑遍了洛阳所有纸坊,价格都是一百贯一刀时,薛忠的脸色变了,随后更是噗通一声跌坐在地上,一脸愁苦道:“这,这宣纸都天价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薛忠可是知道陛下对猪肉去腥之法,传至天下的重视程度的。

既然知道,他此时如何还能不明白,这事自个要是办砸了,会是何下场?


杨安都要无语了。

这也就这便宜老爹是自己这一世的亲爹,对自己很好,不然他都不想带了。

爹太废,实在带不动啊。

这都还没造反呢,老爹就已经把皇帝专属词汇给挂嘴上了?

这是生怕皇帝不知道啊?

“额,对对对,吾儿说的对,是为父失言了,失言了哈哈。”

杨广也一怔,随后才再次问道:“那吾儿想要甚奖励?”

赏赐这词。

赏,没有问题,谁都可以用,一般富户人家都行。

赐,也没问题,但凡长者都可赐。

但要是连在一起,那可就是君王才能用的了,他只是习惯了而已,却没想自己这儿子会如此谨慎?

“嗯,这个嘛,既然爹你要奖励孩儿,那不如就给孩儿十万八万贯银钱吧,又或者帮孩儿再招点人,先前那一千二百人,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训练,已经大抵能用了。”

杨安点头,这才思索说道。

他现在也算看出来了,指着自己这个便宜老爹,那他们的造反大业,八成是要黄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他亲自操刀,老爹只负责打钱就行。

“啥?那一千二百人已经能用了?”

“安儿啊,你是否对能用这词有甚误解?”

“那可是上战场啊?不是寻常看家护院啊?”

但杨广却并没在意杨安要钱这事,只是震惊的看着杨安。

新卒入伍到能用,这需要多少时间,杨广这个南征北战的皇帝还是清楚的。

短则半年,长则一年。

这还是需要有名将操练的。

要是没有名将操练,那时间会更长。

可现在,自己儿子这才练了一个来月新卒,就说能用了?

这还真让他有点不相信。

“就是啊安儿,上阵杀敌那可非同儿戏。”

杨雄也跟着开口。

他也觉得杨安把训练士卒想的太简单了。

“我知道啊,不过应该问题不大了,这些士卒都是日夜苦练的,每日休息最多不过三个时辰。”

杨安点头,随后才继续道:“而且士卒们现在就在操练,爹你和伯父完全可以过去自己看啊。。”

杨安是不觉得自己训练的士卒有甚问题的。

毕竟训练方法可是用的最好的。

至于说时间短?

时间短他们要掌握的技能也少啊。

现代化练兵,那可是要训练各种枪支弹药,野外生存还有高科技等一堆技能的。

可大隋朝不需要啊。

大隋朝只需要训练这些士卒基本的冲杀搏击,以及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敌精神就行了。

其他的你想训练也没资源不是?

“哦?还正在操练?”

“那吾正好去看看。”

杨广眉毛一挑,当即和杨安,杨雄,以及几个侍卫一起向着庄子里现在已经被杨安专门指定为演武场的练兵之地走去。

“杀啊!”

只是才到演武场,他们就听见一道震天的喊杀声。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见那巨大的演武场上,一千二百名先前从左备身府送来的新卒,整齐的分列于左右两侧,随着高台上杨六五的令旗一挥,左右两侧士卒迅速抽出手中特制的木刀,如同见了杀父仇人一样战做一团。

喊杀声,撞击声此起彼伏,有的兵卒被一记木刀劈翻,随即就又立刻和身边的对手战在一起。

有的兵卒明明都被按住了,却还在拼命反抗。

有的兵卒木刀被击飞后,居然用拳砸,用头顶。

这样的一幕看的杨广和杨雄也都是心里一惊,脑子里不由的同时冒出一个念头:他们到底有什么仇?

因为这些士卒此时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不死不休。

甚至如果这会,他们不是知道这些士卒的底细的话,肯定就觉得他们有仇了。

没仇能这么狠嘛?

杨广也很快的就看向杨安,震惊问:“这就是你训练的新卒?”

“对啊,一切以实战为目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不过还请父亲放心,孩儿给他们请了郎中的,一旦有人受伤,他们会立刻医治。”

“而且他们用的都是木刀,也不会有甚致命伤。”

杨安点头说道,对自己的训练方法还是很满意的。

“吾知道他们用的是木刀。”

“吾是想问,他们为何会如此?怎的一个个好像见了杀父仇人一样?”

杨广颔首,再次问道。

他不解的是这个,毕竟这样气质的军队太过奇特了。

观王杨雄也好奇。

“哦,这啊。”

杨安哦了声,这才对正在训练的杨六五大声道:“杨六五,告诉我爹,我杨家军的军魂是什么?”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杨六五知道是该自己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时候了,立刻就带着那些士卒大声吼道。

事实上,训练到了十天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杨安的训练方法很可怕,也意识到他可能要训练出一支不一样的军队了。

毕竟杨安的训练方法,一切都是以实战为目的的。

这样的训练方法,杨六五觉得自己是没见过的。

甚至那个时候,他就想着把这件事告诉陛下了。

可杨安一直盯着训练,他根本没法离开。

故此这会,也只能尽力展现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

而杨广听着这差点没震聋自己耳朵的声音,也是惊的说不出话来。

因为太整齐了,整齐到他以为是一个人喊的。

“这,已经是一支堪比百战之师的军队了,唯一缺少的,就是血。”

杨雄也在杨广身边说道。

他和杨广都是身经百战过的,自然能一眼看出一支军队的强弱。

杨安的这支军队,已经具备百战之师的不少特点。

如果说还有欠缺的话,估计就是没有真正上过战场,见过血和死人了。

“不,他们不缺少血,孩儿为了让他们尽快形成战斗力,以后上战场不至于看见血肉就恐惧,还专门让人给他们抓了虎狼来围猎,分解。”

但杨安却摇头,随后才指着高台上一张有着虎皮的座椅,和不远处一堆虎狼的骨头道:“那张虎皮,就是他们亲手撕下来的,而那些虎狼骨头,也是他们一刀刀分解的。”

嘶!

瞬间,杨广和杨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杨安居然用这样的方法,克服士卒们初上战场的恐惧?

“不过虎狼其实也只是勉强。”

“要想真正克服士卒上战场见了死人恐惧的心理,最好的还是给他们找尸体来让他们碎尸。”

“但这事有伤天和,况且尸体也不好找。”

但杨安却笑着说道,作为一个后世国防生,他自然知道训练和实战不同。

可就算不同,他也有的是解决办法。

“哦?看来吾儿在练兵上,也确实有些心得。”

“既然如此,吾儿可敢让你的这些兵,和为父出门经商的护卫队比试比试?”

“为父的护卫队,也是走南闯北的练家子。”

杨广也这才一笑道,他说的是他的给使营。

这些人可是他挑选孤苦男儿单独训练的,每一个都花费了巨大代价,而且比之大隋目前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强悍。

他也正好可以借此看看杨安的练兵之法到底如何?

若是可以。

他也能按照这练兵之法,给自己训练一支新军,把大隋军队的战斗力提到一个新台阶。

“比试比试?”

但杨安却一愣,然后才看着杨广身后的那些给使营士卒拌作的护卫,摇头道:“不比不比,他们不配,太差。”

他说的很随意。

但杨广听到这却瞬间炸了,眼睛瞪的老大,声音都沉了起来的大怒道:“什么?你说什么?”

“黄口小儿,你有胆再说一遍?”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